中新網3月15日電證券頻道綜合報導,經歷長陰回調后,周四兩市慣性下挫弱勢依舊,反復爭奪多方最終失守30日線。有機構認為,由於昨日逃逸性下跌幅度較大,短期內繼續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較小,同時由於距離頂部空間
中新網3月15日電證券頻道綜合報導,經歷長陰回調后,周四兩市慣性下挫弱勢依舊,反復爭奪多方最終失守30日線。有機構認為,由於昨日逃逸性下跌幅度較大,短期內繼續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較小,同時由於距離頂部空間很小,不宜期待明顯的反彈。
今日兩市開盤漲跌不一,滬指低開后弱勢震盪,回探40日均線支撐后有所止跌,金融、食品飲料等早盤活躍,但午后地產、水泥板塊大幅走跌拖累股指,金融板塊亦放棄護盤,股指跌幅擴大,深成指萬點大關面臨考驗。兩市全天成交縮量明顯。
截至今日收盤,上證綜指報收2373.77點,跌17.46點,跌幅0.73%,成交1123億元;深成指報收10086.56點,跌8.33點,跌幅0.08%,成交1034億元。
申萬一級行業僅食品飲料、醫藥生物、商業貿易三板塊上漲,餐飲旅遊、農林牧漁、金融等早盤活躍板塊午后相繼翻綠,盤中熱點難以為繼,人氣低迷。房地產、水泥等板塊跌勢加劇,平均跌幅近3%。冠城大通、多倫股份等地產股暴跌逾8%。有色、鋼鐵、國防軍工等板塊跌幅居前。
深交所嚴厲"禁炒"措施未能阻止新股火爆行情,今日三只創業板新股全部因換手率過高遭停牌,截至收盤,N藍盾漲93.63%,N三六五、N利亞德分別上漲74.71%和56.12%。濱海能源等18只個股漲停。約7成個股飄綠,大名城兩市唯一跌停,逾百只個股跌幅超過5%。
一夜回到解放前,昨日突現年內最大一根大陰線,打得投資者猝不及防,剛到手的收益瞬間幻滅。"斷崖式暴跌"后,市場揣測:這是小牛行情的一輪快速洗盤,還是本輪反彈告一段落?對證券頻道搜集了各方觀點僅供參考。
短期內繼續大跌可能性小不宜期待明顯反彈
中投證券認為,受對放松房地產調控的預期落空打擊,房地產及相關板塊領跌大盤,今日股指繼續慣性下調。由於昨日逃逸性下跌幅度較大,短期內繼續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較小,同時由於距離頂部空間很小,不宜期待明顯的反彈。技術面上,60日和120日均線分別位於2310點和2364點附近,顯示這兩點之間有明顯的技術性支撐。
持有消費概念以及消費概念接近的個股投資者,應注意315消費者權益日這個時間窗口可能產生的影響,同時明日周末對多方可能不利。
李稻葵:股市誤讀了溫總理講話意思
經濟學家李稻葵認為,昨日股市誤讀了總理的意思,總理的意思說房地產調控的目標是使得房價和收入匹配,但這件事并非短期1年之內或半年內要完成。因為房價上漲是過去幾年或者十年形成的。是長期出的病狀,怎么可能在1年內解決呢?治病需要一個過程,市場把總理的說法解讀為短期就要房價迅速下降,這并不是實事求是的。市場可能沒有看到的是,總理說房價要降,說收入也要調。它是一個降一個升,兩個過程使得房價合理。
李稻葵表示,中國經濟畢竟是名義GDP收入增長10%以上的經濟體,在這個經濟體里面,名義收入,老百姓工資、其它收入也好,總之是上升的。所以不能靠短期內擠房價這個方式達到調控的目的。也要看到中長期收入也在上升,這本身也是調房價的一個過程。
多空30日線附近反復爭奪市場信心并未崩潰
有市場人士稱,年初以來的行情一路漲了兩個多月,感覺市場是該調整了,但沒想到下跌來得如此迅猛和慘烈。
目前,技術派人士認為,上證綜指跌破2400點和30日均線,后市多空雙方在30日均線附近將有一定爭奪,股指調整的空間仍然存在。但私募人士卻認為,雖然市場繼續回調,但仍有18只個股牢牢封住漲停,跌停個股只有1個,說明市場信心并未崩潰。相對樂觀的仍是公募群體。昨天,大成基金認為,未來一個階段,市場博弈的重點是政策預期。
技術性調整和獲利盤套現是大跌主因上升趨勢未變
業內人士認為,"兩會"上有關房地產的評論,被認為調控政策遠沒有結束的信號。而這波行情上漲中,地產股跑贏大市,市場預期地產和貨幣政策都有可能放松,但溫總理的回答打消了投資者的期望。
1、2月份投資、消費、工業增加值和外貿數據均創數年新低,有預測稱國內一季度經濟增速或跌破8%。2月份信貸7107億元,其中票據融資1106億元,實質性新增貸款回落明顯,廣義貨幣同比增長13%,反映企業對盈利預期下降。經濟下滑的憂慮加大。
從2132點反彈以來,市場積累了大量獲利盤,技術性調整和獲利盤的套現是造成昨天大跌的原因,后市可能進入震盪期,但上升趨勢未變,投資者無需過度恐慌。
短期行情雖有波折但做多資金仍有可為
興業證券表示,短期,市場自我強化做多情緒,海外市場繼續走強,而兩會之后投資者憧憬QFII額度大增、養老金入市等政策利多。3月市場大幅下行的可能性較小,市場將繼續"撲騰"。短期看,雖然行情有波折,但做多資金仍有可為。
中長期看,今年有可能是牛熊轉折之年,戰略上積極些,戰術上留一份謹慎。在1季報后,成長股的分化,偽成長股的現行使得投資者須防范部分個股不達預期的風險。
建議投資者均衡配置,繼續優先配置藍籌股、績優股,適度關注主題投資。板塊方面,相對看好交易量回升、創新業務松綁刺激下的券商等板塊。(中新網證券頻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