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5日 星期四

批高盛轟動全球 史密斯成焦點 - 中時電子報

性 - Google 新聞
Google 新聞
批高盛轟動全球 史密斯成焦點 - 中時電子報
Mar 15th 2012, 01:45

     美國高盛投資銀行主管史密斯,離職前投書紐約時報砲轟公司高層、批判唯利是圖的文化,在全球造成轟動,現在媒體都極欲知道,誰是史密斯?

     在倫敦高盛(Goldman Sachs)負責美國衍生性金融商品歐洲、中東和非洲市場銷售的史密斯(Greg Smith)離職前投書「紐時」,指高盛已失去「道德經脈」。文章在臉書、推特(Twitter)引起瘋狂連結轉貼,全球媒體轉載引起廣大迴響,成為年度最引人關注離職事件。

     高盛發言人14日上午發表簡短聲明表示:「高盛不認同文中觀點,投書無法反映公司營運方式。高盛認為只有客戶成功,公司才能有成,這項基本事實深植於營運核心。」

     史密斯砲轟高盛「搶錢優先」的文化,指稱:「即便是來自火星的外星人坐在高盛內部會議,都會相信客戶的成功或進展,絕非高盛研議過程的一部份。」

     無論史密斯真實離職原因為何,離職前將高盛形容成唯利是圖的錢坑、老闆是敗壞文化的罪魁禍首,在「沉默是金、閉嘴為妙」的華爾街前所未見。各界已展開人肉搜尋,想多瞭解他的背景和動機。

     網路大量留言,稱讚史密斯有種講真話,以親身經歷掀開高盛黑幕,引起社會關注和檢討投資銀行的惡質文化。

     2008年金融風暴後,投資銀行高層上國會作證,歐巴馬政府金融改革法案動作不斷,但華爾街追逐眼前利益,罔顧長期風險的作風依舊,執行長和高層領取巨額分紅的消息不斷,終在去年引發全球「占領華爾街」運動;史密斯一針見血的內幕投書,再度喚起美國社會限制金融業的聲浪。

     曾經撰寫「金錢與權力」(Money and Power: HowGoldman Sachs Came to Rule the World)高盛專書的作家科恩(William Cohan)在彭博電視(Bloomberg Television)指出:「高盛企圖將史密斯打成對工作不滿的年輕員工,有趣的是,大部分離開高盛的員工得簽署保密協議,但顯然沒封到史密斯的嘴。」

     科恩說:「他絕對清楚高盛如何對待購買衍生性商品的交易客戶,瞭解自己做了什麼。現在他是華爾街頭號追擊目標,需要警方的證人保護。」

     滾石雜誌(Rolling Stone)曾在2009年文章中,形容高盛為無所不在的「吸血烏賊」,金融界則稱全球最聰明的行家都在高盛。史密斯雖然在高盛的生涯結束,但透過投書大報敲醒老東家的手段,使他成為眾所矚目的新焦點。1010314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Donate to Wikileak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