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3月CPI呈現小幅反彈之勢,而未來幾月CPI甚至仍會延續同樣的趨勢,但全年來看CPI仍將保持維穩狀態。
統計局今日公布經濟數據,3月CPI同比小幅反彈至3.6%,而2月這一數據為3.2%。其中,食品價格上漲7.5%,非食品價格上漲1.8%。
3月CPI之所以出現反彈,蔬菜價格上漲和成品油價格上調是重要推手。數據顯示,鮮菜價格上漲20.5%,影響CPI上漲約0.64個百分點,這已超過了肉價上漲對CPI的貢獻。數據顯示,3月豬肉價格上漲11.3%,影響CPI上漲約0.35個百分點。由於成品油作為基礎性價格,3月國家對成品油價格進行上調,其對物價的推動更具有普遍意義。
CPI上漲表明中國的通脹壓力仍很大。一方面,過去較多的貨幣投放仍在市場中流動,要完全收緊這些流動性顯然并非易事;另一方面,國際大宗商品在美聯儲寬松貨幣政策背景下不可能下跌,這給中國造成巨大的輸入性通脹壓力。與此同時,目前中國正處於能源資源勞動力要素價格重要調整期,這些基礎性價格上升是長期趨勢。
但就當前而言,通脹在已得到初步控制情況下,未來處於維穩狀態仍非不可期,全年物價水平控制在4%的目標內也非不可能。
首先,目前貨幣政策仍處於謹慎維穩狀態,這一點從前幾月的政策實施上可以清晰地體現出來。今年一月份市場流動性一度偏緊,經濟不景氣度出現上升,市場普遍預期央行會下調存準率,但央行更多的是通過逆回購向市場投放貨幣,而沒有動用存準率。直到3月銀行間拆借利率大幅上升,市場流動性極度緊張之際才出手下調。這表明決策層對通脹清醒的認識,對貨幣政策維穩的決心。
其次,今年中國經濟將處於平穩收縮中,過去經常表現出的投資過熱現象將很難出現。目前,房地產調控仍在繼續,基礎設施建設受到抑制,歐元區經濟暫時難見好轉,這些因素極大抑制了國內投資的增長。而反映到數據上,1、2月份信貸出現大幅萎縮,正是經濟活躍度下降、投資收縮導致信貸需求下降的必然結果。此狀況或將延續到今年底而難見根本性改觀,這將大大抑制物價的上漲。
再者,盡管一些季節性因素或天氣因素將給物價上漲造成一些較大的壓力,但它不具有可持續性。比如,3月蔬菜價格上漲主要是受到天氣影響,有分析認為,一旦天氣回升蔬菜價格將出現明顯回調。不可否認,因農產品價格在CPI中占比很大,而農產品又是受季節性和天氣影響較大的商品,但歸根到底,只要貨幣政策保持穩定性,農產品價格再漲也漲不到哪里去。
當然,盡管今年總體物價將保持維穩狀態,但不排除部分月份將會出現較快的上漲行情,尤其是隨著生產活動在二季度出現部分恢復,物價很有可能再出現走高情形。在此情況下,中國經濟將面臨較大的通脹考驗。
(吳志武 撰稿)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400674448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