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

banggood 18% OFF Magic Cabin Hat Country LLC HearthSong 15% Off Your First Purchase! Code: WELCOME15 Stacy Adams

2012年4月9日 星期一

汽燃費超收惹議 隨車徵收問題很多 - 聯合新聞網

性 - Google 新聞
Google 新聞
汽燃費超收惹議 隨車徵收問題很多 - 聯合新聞網
Apr 9th 2012, 12:21

針對交通部被踢爆超收汽車燃料使用費逾11億之事,受訪汽車專家表示,由於台灣至今仍實施隨車徵收,使得汽燃費存在的結構性問題一直無解,包括貨物稅的用途、耗能標準太落伍、以及多頭馬車等問題。台南大學教授黃鎮江今天投書媒體呼籲,政府應儘速改採隨油徵收,不但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還可促進節能減碳。

根據媒體報導,一名公務員以人工計算261種汽燃費時,竟出現多項錯誤,上百萬車主29年多收取了超過11億元。交通部在媒體踢爆後,才緊急重新計算金額,事後發現計算表內容確實有誤,將在今年內把多收的金額退還給車主。汽車專家表示,台灣汽燃費存在結構性問題,隨車徵收是主因。

一名資深汽車業者表示,目前台灣2千西西(含)以下的車子都須收取25%的貨物稅,2千西西以上則是30%,在世界上屬於高稅率,但政府並沒有交代貨物稅的用途,引起民眾很大的疑慮。他建議,台灣應把貨物稅納入奢侈稅,並以車價作為收稅標準,而不是依照引擎容積收費。

「另外,全世界只有台灣還以『排氣量』(西西數)作為規範車子進口的耗能標準,還制定成法案,只要車子不符合標準,就不可以進口。」汽車專家表示,購買進口車應該取決於人民意願,只要民眾負擔得起,何必訂定法規不准大車進口?另外,現今國際趨勢幾乎都以「排碳量」為標準,台灣有必要做結構性的改變。

而多部門共管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相較於國外有專門部門管制交通運輸,台灣卻有交通部、經濟部、財政部、環保署等部門分別負責,不但所制定的規範標準不一,彼此之間也無共識,造成令出多門、多頭馬車,使汽車業者常無所適從。

台南大學綠色能源學系教授黃鎮江今天也投書中國時報指出,目前汽燃費費率是依據引擎排氣量大小「隨車徵收」,對於不經常開車的民眾而言有如「懲罰性」制度,不符合使用者付費的公平原則。

另外,科技進步一日千里,引擎排氣量和油耗表現已不能畫上等號。黃鎮江以多氣門、電腦噴射、渦輪增壓等先進技術為例指出,小排氣量引擎性已經能和傳統大引擎並駕齊驅。至於複合動力包括油電車,以及燃料電池更是不同的動力輸出思維,黃鎮江強調,現行根據引擎容積的分級費率制度已經不符科技發展現況。

如何研擬解決之道?「交通部應主動將《汽車燃料使用費徵收及分配辦法》第3條改為『隨油徵收』。」黃鎮江呼籲政府,若採行汽燃費「隨油徵收」,不但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還可促進節能減碳。

汽車業者也建議,政府部門應針對汽車制定統一規範,並參考國外趨勢,才能跟上時代潮流。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Donate to Wikileak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