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

banggood 18% OFF Magic Cabin Hat Country LLC HearthSong 15% Off Your First Purchase! Code: WELCOME15 Stacy Adams

2012年4月1日 星期日

從兩大多邊合作進程看中國建設性作用 - 鉅亨網

性 - Google 新聞
Google 新聞
從兩大多邊合作進程看中國建設性作用 - 鉅亨網
Mar 26th 2012, 02:46

2012年3月最後一周,兩大多邊合作進程為世界矚目。

首先是26日至27日舉行的首爾核安全峰會,聚焦加強核材料和核設施的安全,重點討論加強核安全的國家措施和國際合作。53個國家的領導人或代表,以及聯合國、歐盟、國際原子能機構、國際刑警組織的負責人出席。規格觸頂,規模空前。

緊接著是28日至29日在新德里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四次會晤,聚焦"金磚國家致力於穩定、安全和繁榮的伙伴關係",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南非五國領導人將重點討論全球經濟治理和可持續發展兩大議題。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合作進程再邁新步。

國際社會如何進一步厘定核安全國際合作規則,是一大看點;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如何攜手致力於全球經濟治理和可持續發展,又是一大看點。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今年首次出席國際會議,將在國際事務上宣示怎樣的中國主張、發揮怎樣的中國作用,更是國際焦點。

核安全國際合作——

擔當核能大國的責任

核,安全——將兩個概念合而為一,體現了矛盾統一的追求。自從1919年,原子核物理學之父歐內斯特·盧瑟福通過α粒子轟擊氮核實驗揭示原子核的秘密,并開始逐步把世界帶入原子核時代,核應用之威與核安全之危的糾互盤結,就成為人類必須直面的重要課題。

早在20世紀60年代,隨著以和平為目的的核應用增加,跨境轉移核材料的事件就呈現上升苗頭。防止非法獲取核材料、保護核設施安全的現實需要,使核安全概念日漸萌現,相關國際合作開始醞釀實施。2001年發生的"9·11"事件,顯示出恐怖分子使用核材料和破壞核設施的可能性將成為一個威脅,核安全概念隨之增生新內涵,核安全國際合作更見緊迫性。2010年4月舉行的華盛頓核安全峰會正是這一趨向的集中體現。

華盛頓核安全峰會是歷史上首次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參加的多邊核安全會議,對國際核安全進程走向具有重要指導作用。國際社會對中國作為核能發展大國在峰會中發揮的作用十分期待。胡錦濤主席從凝聚國際共識、推動國際合作、維護國際安全的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出發,親自率團與會,為峰會取得積極成果作出重要貢獻,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歡迎和贊揚。

"核能是清潔的,也必須是安全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華盛頓核安全峰會上以《攜手應對核安全挑戰 共同促進和平與發展》為題發表重要講話,道出國際社會的核安全關切。這是中國領導人首次在多邊場合專門就核安全問題發表看法。

胡錦濤主席闡述了加強核安全對於保障核能持續健康發展及維護國際安全與穩定的重要意義,介紹了中國在核安全問題上的政策和實踐,并就國際社會合作應對當前核安全挑戰提出5點主張:切實履行國家承諾和責任,切實鞏固現有國際法框架,切實加強國際合作,切實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核安全能力,切實處理好核安全與和平利用核能的關係。上述主張得到與會各方廣泛支持和響應,為國際社會加強合作共同應對核安全挑戰指明了方向。

中方主張,強調"切實"。中方行動,踐行"切實"。兩年以來,中國在核安全領域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新進展。中國向首爾核安全峰會提交的中國核安全進展報告顯示,中國在增強國家核安全能力、開展核安全國際合作等方面進展突出:努力完善法規標準體系,大力提高管理水平,培訓核安全從業人員500多名,同有關國家合作建立核安全示范中心,改造高濃鈾研究堆,積極打擊核材料非法販運,開發并成功應用新型爆炸物探測裝置、放射性核素識別裝置、車載放射物搜尋裝置等一系列安全裝置,深化同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

核安全,生於憂患。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公布的最新數字,全世界有430多個核電反應堆、250多個核研究反應堆、200多個核燃料循環設施正在運轉,數以萬計的高強度放射源用於醫療和工業生產。該機構最新統計顯示,全球向該機構申報的核材料足以成為17.2萬多件核武器的原料。與此形成對照的是,自1993年至2011年,國際原子能機構成員國共報告了2100多起涉及包括核材料在內的放射性材料的遺失、盜竊和非法獲取事件。幸運的是,迄今還沒有發生重大核恐怖事件。但是,核之威力決定了國際社會必須攜起手來防患未然。

半個多世紀以前,《羅素—愛因斯坦宣言》帶動眾多科學家警示"核戰爭可能終結人類";今天,50多個國家將在又一個多邊平臺上共同承諾確保核安全。中方表明了態度:希望首爾核安全峰會能夠進一步凝聚國際共識,推動核安全國際合作,為切實提高全球核材料和核設施的安全水平,推動核能和經濟可持續發展,促進國際和平與安全作出積極貢獻。

金磚國家合作——

追求和平安寧、共享繁榮

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南非的國土面積總和約占世界的26%,人口約占世界總人口的42%,國內生產總值約占世界總量的20%,貿易額約占全球貿易額的15%,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約50%。五大新興市場國家的"含金量"不言而喻——金磚國家在經濟、金融和發展領域搭建交流與對話的平臺,形成多層次、寬領域合作機制,其意義非同尋常。

當今世界,包括金磚國家在內的一大批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快速發展,成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帶動世界經濟增長、完善全球經濟治理、促進國際關係民主化的重要力量。在這樣的大格局、大趨勢中,金磚國家合作應運而生。金磚國家開展合作已有6年,合作涉及金融、經貿、工商、農業、衛生、科技等方方面面,給各國人民帶來的好處實實在在。金磚國家領導人已連續3年舉行了會晤,就重大國際問題交流意見和看法、協調立場。金磚國家建立了安全事務高級代表會晤、聯大外長會晤、常駐多邊機構使節非正式會晤機制,在國際問題上保持密切溝通。在二十國集團框架內建立了財長和央行行長會晤機制。

中國是金磚國家合作的積極參與者,始終把同其他金磚國家的合作作為外交政策的重點之一。2011年4月,中國在海南三亞成功舉辦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三次會晤。

"在進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歷史時刻,我們需要共同思考一個重要問題:如何使人類擁有一個和平安寧、共享繁榮的21世紀?"胡錦濤主席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三次會晤中以《展望未來 共享繁榮》為題發表重要講話,高屋建瓴地指明"大力維護世界和平穩定"、"大力推動各國共同發展"、"大力促進國際交流合作"、"大力加強金磚國家共同發展的伙伴關係"的合作方向。會晤通過的《三亞宣言》呈現了寬闊的合作視野,規劃了務實的行動方案。國際媒體評論說:胡錦濤主席發表的講話,充分體現了金磚國家開展合作的內涵,體現了金磚國家特別是中國,將在未來世界經濟發展格局中扮演更重要角色的宏大氣魄;三亞會晤清楚地表明,"和諧"和"科學發展"的理念正在傳向世界。

基於"21世紀應當成為和平、和諧、合作和科學發展的世紀"這一在《三亞宣言》中所表明的共識,金磚國家領導人即將在新德里會晤,繼續推動新興市場大國的互利合作進程。中方對此次會晤表明了三點期待:一是對外發出積極信號,為世界經濟增長傳遞信心,為加強全球經濟治理提供動力;二是切合國際形勢,就共同感興趣的全球問題交換看法,體現金磚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積極和建設性作用;三是加強金磚國家共同發展的伙伴關係,在三亞會晤成果基礎上進一步推進經濟、金融、發展等領域的務實合作。

歷史的一頁展開2012年3月的最後一周,兩大國際多邊會議將見證中國的積極參與和建設性作用,見證中國對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

和諧世界的真誠追求和堅定信念。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Donate to Wikileak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