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國家統計局9日公布最新經濟數據,顯示3月分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上漲3.6%,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同比下降0.3%。
CPI比外界預測略微偏高,PPI則是2009年12月以來的首次負增長,創下27個月以來新低。結合大陸決策層近期言論,預計相關政策將有針對性調整。
3月CPI數據雖保持平穩,但仍比預測偏高。財新經濟學家問卷調查預測為3.4%,瑞銀集團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預測3%到3.4%,高盛高華中國宏觀經濟學家宋宇認為會與2月分的3.2%基本持平,但實際數據略高。
當前大陸的通膨水準與經濟增速掛勾。早先大陸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在博鰲亞洲論壇曾表示,初步資料顯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長約8.4%,CPI漲幅約為3.5%,顯示大陸經濟今年開局良好,但也暗示降低通膨與保持增長需取得平衡。
更值得注意的是,3月PPI數據降幅大於預期,說明投資需求不足在持續向下拉動數據,工業盈利仍可能繼續下滑,尤其是重工、船舶等支柱產業都顯示正身陷困境。
事實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國內外工業形勢就相對嚴峻,大陸企業的外部需求不旺,成本還在高位,工業企業的經營環境整體惡化。今年前2個月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出現兩年多以來的首次負增長,「硬著陸」話題再次升溫。
如何應對,在財政政策方面,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不久前在調研時曾表示,將盡快啟動一些事關全局、帶動作用強大的重要專案,確保國家重大建設專案資金的需求與十二五規畫重大專案的推動。
同時,據預測,減稅、外貿方面的積極政策或將在第二季公布。不過,以目前的操作習慣而言,大陸政府仍將以貨幣性的數量型工具為主,即調整存準率與釋放流動性。
越來越多的經濟數據顯示,經濟增長已經放緩,為緩解流動性壓力,大陸央行將越來越可能再次下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
此前有消息透露,3月新增人民幣貸款規模可能在7900億元附近,大幅超過2月新增貸款水準。說明大陸政府已允許銀行將更多的貸款投向保障房和其他重大在建專案,尤其購房貸款已實質性放鬆。
某種程度上,CPI上升與PPI下降存在「數據背離」現象,說明生產領域的價格下降並未有效傳導到消費領域中。當然近期國際油價上漲造成的輸入性通膨,導致3月下旬發改委上調成品油價格,這是CPI漲幅的原因之一,增加決策層在維持經濟增速與克服通膨壓力間平衡的難度。
決策層還擔憂的是,3月分的CPI數據中,民生用品、食品價格上漲幅度比較大,導致公眾情緒並不似數據般「穩定」。輿論也直言CPI數據與百姓實際感受有差距。
因此大幅度放鬆貨幣政策的可能性很小,降息的可能性基本沒有,決策層將持續保持「中性政策」,再根據國內與國際形勢做短期微調。
…
更多新聞請看《旺報》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Donate to Wikileak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